家塾教学之童子读书温书法②

图片 之“童子读书温书法”② 图片 图片 图片 壹 唐彪曰:凡幼学,本日所读书,但随其资之高下,令读之若干遍,必满其数,能背固佳,即不背亦可。 次日加读若干遍,亦必满其数始背,背毕,将二日前书加读若干遍,三日前书加读若干遍,均令满数,然后总背。 生则示儆。 讹别字,以角圈标记之,然后授生书。此读书带理书之法也。 凡书倩朋友先背,后送先生背,则纯熟而无讹误生涩矣(资有高下,授书有多寡,故遍数之繁简,宜因人而定,不能尽拘一例。斟酌变通 必使与资相合方善也。) 唐彪先生说:凡是幼童学习,当天所读的书...


图片

之“童子读书温书法”②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唐彪曰:凡幼学,本日所读书,但随其资之高下,令读之若干遍,必满其数,能背固佳,即不背亦可。

次日加读若干遍,亦必满其数始背,背毕,将二日前书加读若干遍,三日前书加读若干遍,均令满数,然后总背。

生则示儆。

讹别字,以角圈标记之,然后授生书。此读书带理书之法也。

凡书倩朋友先背,后送先生背,则纯熟而无讹误生涩矣(资有高下,授书有多寡,故遍数之繁简,宜因人而定,不能尽拘一例。斟酌变通 必使与资相合方善也。) 

唐彪先生说:凡是幼童学习,当天所读的书,只根据其天资之高下,让他读若干遍,一定要读够遍数,能背下来固然好。即使背不下来也可以。

第二天,再加读若干遍,

都要读满次数,然后总体再背。

背得生了,就要给予警告,

错别字,要在角上画圈标记下来,

然后再教授新书。

这是读书带温习旧课的方法。

凡是背书,先请朋友听背,再送至先生处背,就会纯熟而没有错误以及生涩之处。

学生的天资有高、低,教授的书,也有多有少,所以,遍数的多少,也因人而异,不能全然遵循一例。

斟酌通变。一定要使遍数与天资相符合才好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唐彪曰:学生读过之书,资钝者以三十行为一首;资颖者以四十行为一首,俱于其行下画断,以为每日温习之定额(三十、四十行之下,画一小画,三百四百行之下,画一曲尺画)。

书头之上,

以“理”、“温”、“习”、“熟”四字为纲,加圈以记其温过之次数,如第一次书头上记“理”字,二次“理”字上加一圈,三次又加一圈,四次加尖角圈,第五次记“温”字,六次、七次、八次加圈如前,九次记“习”字,十次与十一、十二次加圈如前,十三次记“熟”字,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次加圈如前,此温书标记之法也(以上温书,虽以三十、四十行为率,若资性悬绝,犹当因资增减,不宜执定其数也)。 

唐彪先生说:学生读过的书,天资迟钝的,以三十行为一首,天资聪颖的,以四十行为一首,

都要在这一行下面,画断,作为每日温习的定额,

也就是在三十、四十行的下面,画一小画,在三百四百行的下面,画一波浪线。

在书头上,用“理”“温”“习”“熟”四个字作为提纲,加圈用来记住温习过的次数。

比如,第一次,在书头上记上“理”字,温习两次,在“理”字上面加一个圈,三次再加一个圈,四次加一个尖角圈,

第五次,记“温”字,

六次,七次,八次,仿照前面的方式来加圈。

第九次,记“习”字,

十次,与十一次、十二次、仿照前面的方式加圈。

十三次,记“熟”字,十四次、十五次、十六次仿照前面的方式加圈。

这是温习旧书的标记方法。

以上温书的方法,虽然以三十行、四十行为准,

如果天资、秉性,相差悬殊,还是要根据资质增减,不宜一味地按照固定的数量执行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唐彪曰:凡学生背书,必使其声高而缓,先生用心细听,则脱落讹误之处,了然于耳,然后可以记其脱误而令其改正。

若声轻而且速,则不及察矣。又有书不能背,倩同堂之人哄然读书,以乱师之听闻者;

又有书不能背,将所读之书,或书之掌中,或书于片纸偷视而背者。凡此诸弊,为师者亦当时时觉察也。

唐彪先生说:凡是学生背书,一定要让他声音高、而速度缓。先生用心细听,则脱落讹误的地方,了然于耳。

然后才可以记下来那些脱误的地方而让他改正。

如果声音又轻又快,则来不及检查。

还有背不下来的人,就请同学堂的人哄然读书,以扰乱教师视听的;

还有背书背不下来的,就把所读的书要么写在手掌里,要么写在纸面上偷看着手背的。

凡此诸多弊端,教师应当时时有所察觉。

唐彪曰:温过之书,宜作标记。不作标记,或多温,或少温,淆乱无稽,书之不熟,皆由于此。

且有不肖弟子,避难就易,反温其熟者,置其生者。故标记不可少也。

更宜置课程簿,五日一记,如初一至初五日,读某书起,至某书止,温某书起,至某书止。童蒙不能记者,先生代为记之,庶免混乱无稽之弊。

唐彪先生说:温习过的书,要做上标记。

不做标记,要么温习多了,要么温习少了,混淆而无从查考,背书不熟,都是这个缘故。

而且有一些不肖弟子,避难就易,反而温习那些熟练的,放置生疏的。所以标记不可少。

还要准备一个课程簿,五天一记,比如初一至初五,开始读哪本书,到哪本书为止,开始温习哪本书,到哪本书为止。孩童不能记的,先生要替学生记下来,以避免混乱无序的毛病。

图片

完午亭家塾传承正统法脉回归古法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